專利策略()

   專利的基礎價值在於行使專利權(如透過專利授權取得權利金與授權金),要能成功的行使專利權則必須立足於穩定的專利權地基上。根據實務,專利的穩定性來自於通過專利有效性的挑戰,而挑戰的第一關是通過專利審查人員的審查,但真正要面對的挑戰,是來自於競爭對手在法院專利訴訟中,對該系爭專利在技術品質上、撰稿品質上與申請程序品質上的各種打擊。

企業如果真正想要利用專利保護創新,進一步讓專利成為企業競爭彈藥庫中的子彈,必須三思而行,絕大部分的專利,其本身並非外界所見的那麼可靠,況且專利必須能實際產生ROI(Return On Investment),專利申請才有意義。況且大部分的專利,多數未經過策略性的思考與布局,有些甚至只是為了滿足發明人自我良好的感覺,再加上大部份的申請人斤斤計較於專利費用,而專利事務所的專利撰稿工程師在面對事務所的績效與薪資的雙重壓力下,往往以量計價,因此大部份專利的專利品質充其量不過是山林中的紙老虎,淪為用來嚇阻門外漢的一種手段。

由專利價值的角度來看,根據Osean Tomo統計,在具備交易價值的專利中,1%專利的價值等於所有專利價值的50%。再由訴訟的角度來看,能通過訴訟挑戰的專利平均只有37%(US 2008 patent Litigation Study: Damages awards, success rates and time-to-tria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noP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