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比士文章

2013.03.07

到底是什麼讓Samsung可以成為一個如此具有創意的公司?(*1)

What makes Samsung such an innovative company?

---------------------------------------------

    在智慧行動裝置領域,儘管三星揮不去盜取蘋果創意的疑慮,但不可否認的,目前手機出貨龍頭已由蘋果王朝更迭為三星帝國。我們可以使用犀利的言詞在網路上盡情地嘲笑或是諷刺三星,但這2013年Q2的出貨數據如鐵一般的事實橫在眼前(*2)。

    隨著NOKIA手機部門的易主(*3),RIM黑莓機(*4)大虧10億美金,HTC在2013Q3也出現虧損,為什麼會這樣?智慧行動裝置的出現比過去任何產品都要來得具有顛覆性,Steve Jobs加諸在蘋果產品的完美要求,也拉高消費者對產品創新需求的層次。2007年六月,第一隻iphone的出現為NOKIA王國敲響了衰亡的警鐘,同時,也讓NOKIA布局在功能機資料管的手機專利組合價值由數千萬美元瞬間失去光芒,甚至乏人問津? 不免讓人感歎產品系統環境的改變可重新定義技術的價值,但系統環境的改變決非瞬間出現,畢竟需要足夠的資源與足夠的系統技術支撐下才有可能出現這種翻盤的局面。或許是NOKIA的王冠太過耀眼而輕忽對手臥薪嘗膽的低調布局,蘋果持續創新的成果並非一蹴可及,如果沒有足夠的遠見與人才資源支援,或許賈伯斯在世人眼中只是個書空咄咄的怪才吧。

    公司創新的啟蒙需要由最高管理層發起,在合理的財務規劃外與不合理熱情的人才支持下,才有可能成功。如果是由下到上的創新,面對只想等著短期收成的老闆與只看年度EPS及股價的大股東們,在這樣急利的環境下,能創造出有多少真正具有競爭力的創新?還是出現只是為了達成交期而敷衍了事的創新呢?當消費者拿到了無新意與畫虎類犬似的創新產品,其耐心又能維持多久呢?

根據日本TRIZ顧問公司的經驗統計,大約3000個創意才會產生10個有價值的產品創新專案出現,而這當中大約只有3~5個專案會成為有價值的產品創新。

又根據對岸的學術資料:

成功的創新方案= 解決問題的能力 * 專業知識 * (1+創新知識) * (1+創新方法)

    在這裡可以看到,創新知識與創新方法是很重要的關鍵因子,在全球化競爭趨勢下,知識隨手可得,解決問題能力可由經驗累積,但是誰能掌握創新知識與創新方法,誰就能脫穎而出,就有機會成為創新的領導者。例如三星。未來比的不是創新強度,而是創新速度及持續創新的能力。

---------------------------------------------

    由三星與蘋果在智慧行動裝置上的產品競爭變化來看,未來比的不是創新強度,而是創新速度與持續創新的能力。但這些若沒有足夠人才?將何以為繼?

創新的核心是人,而非產品或技術。

 

來源:

(*1)FORBES http://www.forbes.com/sites/haydnshaughnessy/2013/03/07/why-is-samsung-such-an-innovative-company/2/

(*2)SHIPMENT http://bgr.com/2013/07/26/smartphone-market-share-q2-2013-samsung-apple/ 

(*3)NOKIA http://www.microsoft.com/en-us/news/press/2013/sep13/09-02announcementpr.aspx  

(*4)RIM http://www.telegraph.co.uk/technology/blackberry/10324952/BlackBerry-makes-1bn-loss-what-it-mean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noP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