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布局實務

這可以分幾個角度討論:

  1. 1.   企業的態度

如果企業老闆對不是打從心底重視專利,根本談不上具有實質意義的專利布局。

專利布局建立在產品與技術的保護需求上,透過專利申請取得專利權以進一步排除競爭對手,

專利申請不是問題,問題在企業願意花多少資源換取這些保護?

 

我在美商工作執行專利布局業務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ROI(return on investment)有多少?每當完成專利技術評估與申請策略建議後,最後一道牆往往就是專利的投資報酬率,也就是這次的專利布局能為企業帶來多少經濟效益?

 

在中小型企業專利比較傾向於保護用途,幾乎不會被問到專利投資報酬率,有時甚至是為申請而申請”,因此對申請費用會更為計較。以目前專利這個環境來說,申請費用與撰寫品質不一定正相關,但便宜的費用很難要求到高品質的撰寫內容。

 

  1. 2.   專利成本

台灣有些事務所要求撰寫人員一個月交出20份以上專利申請文件(包括權利要求書與說明書),有些大型事務所則是要求撰寫人員完成一個月6~8份專利申請文件,也有聽過一個月要求完成4份專利申請文件的事務所。市場需求決定市場生態,市場生態決定競爭資源與成本及品質。

 

  1. 3.   產業需求

專利保護的是有價值的發明,核心在於創新,應用於商業產品以排除他人競爭。如果企業對創新不是那麼有興趣,或是產品在市場需求不是那麼大,或是沒有人願意仿冒產品,或是產品技術基本進入門檻高,或是市場所有同業競爭度不高,那麼以專利為主的保護手段就不容易得到企業主的認同,專利的用途就會受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noP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