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中以專利為主IP職務可以由人員、組織與業務能力範圍這三點粗分。

 

1. 人員類別:IP企業職務根據我的經驗與見識過的產業類型與規模及企業創新發展時期的不同,IP企業職務人員可以歸納出行政人員、法務專員、智權專員、研發工程師兼任、專利工程師、資深專利工程師、研發工程師兼任、專利經理人(含專利專案經理)、專利代理人與律師等。若再依歸屬部門與職務能力及範圍來劃分,其中智權人員又可略分為兩類、專利工程師可略分為五類(含資深專利工程師),專利經理人可再分出專利專案經理(非管理職)

2. 組織類別:上述人員歸屬的組織又可粗分成五類,即行政部門、法務部門、法務下智權部門、研發下智權部門、獨立智權部門。

3. 業務範圍與能力:上述人員與組織依企業所屬產業型態(Ex:OEM,ODM,OBM,產業上、中、下游等)、企業規模、企業內部研發、法務與產品行銷部門存在的組織形態差異而在企業內部對IP產生不同的需求,這樣的需求直接影響企業IP職務範圍與IP人員的能力。依管理流程來看,略分為13大類,這13大類中分別包括了30個子項目。

1.一般行政作業(資料管理)

2.文件程序管理(交付處理)

3.申請作業(申請評估Evaluation,可專利檢索,申請策略規劃,

4.專利撰寫,答辯,無效舉發

5.專利評鑑Assessment,年度費用評估,專利鑑價Valuation

6.契約審查,授權移轉

7.訴訟(訴訟或實質支援)

8.專利FTO分析(疑似侵權分析,產品侵權分析)

9.市場專利監控,專案專利分析(包括整合產業資訊、專利資訊與專利訴訟資訊的獨立或整合式分析),既有或新產品/技術/服務之開發

10.專利管理, 制度建(專利,商標,著作權,創新等制度),策略規劃,組織管理, 風險管理

11.企業智權教育訓練

12.專利迴避設計

13.創新教育

 

企業In-House IP職位能力範圍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noP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