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品質(上)

什麼是專利品質?如何建立專利品質?如何衡量專利品質?如何確認專利品質?
以TQM(全面品質管理)的角度來看實體產品,品質是透過"檢驗"建立出來的,
品質是透過"製造"建立出來的,品質是透過"設計"建立出來的,
品質是透過"管理"建立出來的,品質是透過"習慣"建立出來的。

根據上面的條件來看無體產品,似乎可以套用到 IP 上,
即專利品質是透過"訴訟"所檢驗建立出來的,
專利品質是透過"技術"所製造建立出來的,
專利品質是透過"研發"所設計建立出來的,
專利品質是透過"佈局"所管理建立出來的,
專利品質是透過"創新"習慣建立出來的。
前五點中,第一點對IP工作者應該不會太陌生,也比較容易解釋。

專利品質的建立應可分為兩個區塊,
一個是基礎專利品質的建立另一個是良好專利品質的建立。
基礎專利品質的建立也可略分兩大步驟,
一是專利有效性之建立(可專利要件之滿足),
一是專利權行使之建立(產品基礎價值之確認)。

隨著智產權的發展越來越國際化,專利數量越來越多,
如何衡量這些數量龐大的專利,似乎隨著專利數目的增加而越來越難釐清。

根據經驗,問題產生的地方也是潛在價值產生的地方。

IBM似乎看到了這樣的發展趨勢,
已於 2006年與賓州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們進行專利品質量化指標的研究。

2007 年 國內首次出現量化評估專利的方法,詳細內容可參見下面連結。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07/07/06/294.asp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noP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